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三国之楚鼎

第二十章 奠基(九)

林宁纠结啊!

一千年才出一个的绝世天才苏东坡有首著名的《念奴娇。赤壁怀古》,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: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樯橹灰飞烟灭。”而在罗贯中老先生的《三国演义》中,周瑜被黑得那叫一个惨,心胸狭窄,嫉贤妒能,被诸葛亮气了三次,最后在发出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地数声感叹后咽气。

历史上周瑜气度恢宏,精通音律,时人谣曰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江表虎臣程普评价: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(见于《三国演义》,非正史)的蒋干也说:“雅量高致,非言辞所闲。”被周瑜视为潜在威胁的刘备更是不吝溢美之词:“公瑾文武筹略,万人之英,顾其器量广大,恐不久为人臣耳。”(这句话更多是捧杀,是说周瑜超凡脱俗,不会一直当别人的臣子,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周瑜的才华)

如果说周瑜的演义形象和历史形象不符,是结结实实地被黑了一个体无完肤,那吕布被罗老先生描绘成三姓家奴、反复无常的小人最多算是“锦上添花”,没什么大的反转。如今吕布卖身投效,林宁感到阵阵头晕,人都是惜命的,放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,他是有多嫌命长?但这些天的努力不能付诸东流,还好吕布的性格一根筋,被人撺掇几句就得跳起来,也待不长,有许褚在身边当保镖,生命是有保障的。

接受吕布投诚,林宁又在五原等了两天,吕布去找他的马贼大部队,在他的劝说下,没人独自离去,吕布要投靠朝廷,其他人都同意换一身皮,从马贼成为官兵。林宁趁着这个机会派人去并州刺史府报信,得到的回答是“便宜行事”,张懿连点礼贤下士的面子工程都不做,可见对吕布的印象之差、两人的积怨之深。

没办法,林宁不能把吕布塞给张懿,只能归于自己麾下,既然张懿不好说话,便向刘焉上书,表吕布破虏校尉、高顺别部司马,郝萌、曹性、成廉、魏续、宋宪、侯成、魏越皆为都尉,马贼部队共三千人,编为“飞虎军”,乃清一色的骑兵部队,吕布仍掌握飞虎军兵权。都尉这一职务多是地方军职,比如县尉就是都尉,还有的以都尉衔领职县令,与校尉没有严格的上下统属关系;在完整编制的军队中,则都尉位在校尉之下,与后来将军名号滥封不同,汉朝校尉仅次于将军,因为将军不常设,仅在战事起时给统兵者冠以将军名号,战后即撤,一般军职最高到中郎将,校尉在中郎将之下,属于中级军官,统兵人数不固定。

回晋阳的路上,林宁真是提心吊胆,生怕吕布这二货认义父,虽然他不介意收一个比自己小不到十岁的人当义子,但这个人是吕布的话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吕布和张辽很投缘,路上无聊,就指点了张辽几招,后者受益匪浅,和吕布走得愈发亲近。林宁心说我还没拉拢到高顺,你个二五仔就开始撬我的张辽,好本事啊。

眼看着晋阳城在望,田丰休息期间把林宁拉到一边,苦口婆心地劝他对吕布小心提防:“丰连日以来察言观色,吕布虓虎也,薄恩寡义,非久居人下之辈,不可交心。”

林宁翻白眼,吕布是什么人他最清楚,不过田丰同样识人不明,五十步笑百步罢了。沉吟片刻,林宁给田丰宽心:“田公,我的打算是这样的……”

吕布在晋阳匆匆拜见过了张懿,林宁不给他们积累矛盾的机会,这期间粮草准备完毕,楚军本部三千,包括先登死士八百人,如果加上亲兵营,则有三千四百人。飞虎军新附,皆为骑兵,因为是吕布的老部下,各个统兵军官也没有换,不用经过磨合期;林宁决定全军出动,进驻朔方郡三封县最西境的鸡鹿塞,并在沃野县的屠申泽屯扎飞虎军这支可以出奇制胜的骑兵部队。

虽然出动大军不到七千人,因为有一半骑兵,辅兵、民夫至少需要四万才能完全保证大军运转。并州人口稀少、穷得叮当响也就罢了,关键是道路条件恶劣,陆路运输消耗太大,不能持久;张懿亲自出城十里,奉送大军出征,拉着林宁的手不愿松开:“如靖谨记,王师利速战,而不利拖延。”

“使君放心,宁心中有分寸。”

鸡鹿塞在汉朝乃西北重要的军事要塞,随着汉末国力锐减,地方州郡还没有独大,诸胡趁势骚扰汉胡边境,威震一时的西域都护府被荒废,玉门关、阳关这样的边关重镇也成了胡人的牧马场。楚军对玉门关鞭长莫及,想恢复在西域的支配地位要么大汉中兴,要么一个新的王朝建立,锐意进取。并州道路险恶,楚军要尽快赶到鸡鹿塞就必须连续急行军,像两三天、三五天的急行军步兵每天走四十里、五十里可以做到,鸡鹿塞距离晋阳大约一千六百里,怎么走也得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到,所以不可能高强度连续行军,人的耐力是比动物强得多,但要考虑的方面也多。骑兵速度是步兵的三四倍,带上辎重的话慢一些,林宁和田丰、崔琰、章邯、麴义等人商量,后勤供应困难,道路条件差,就算急行军,步兵最多一天三十里,到鸡鹿塞需要五十多天。

“奉先所部皆为骑兵,转进如风,可以作为先锋到屠申泽,并派一队部曲进驻鸡鹿塞。”林宁决定让吕布先走,但他得留下一个人,“听说奉先手下高顺擅长训练步卒,我这里正需要这样的人才,不妨让他留下,我有许多问题要请教。”

吕布没想太多,统率飞虎军先一步北上,留下高顺在楚军本部。

奸计得逞,林宁每每趁着急行军停下休息、吃饭的时间和高顺搭话,用心不言而喻。高顺不喝酒,作为武将这点很另类,跟定一个人就是一条道走到黑;但他也有自己的思想,林宁所作所为,他都看在眼里,既然吕布现在在林宁手下干活,高顺也顺理成章成了林宁的手下。不过,有一点值得注意,古代人身依附关系分为直属和间接部属,像高顺是吕布的直属部下,效忠吕布,吕布再效忠林宁,形成一条锁链,因此古代造反都牵连一大片,一个有名望的将军很容易把部下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;吕布可以直接下命令给高顺,林宁不行,得和吕布协调或者招呼一声,理论上林宁当然可以向高顺直接下令,让他干什么干什么,但这样做在别人看来是“越权”,不仅当事人心里不高兴,生出疙瘩,也代表林宁和吕布的关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。

说实话,林宁对这种一级锁一级的效忠链不满意,如此对人的道德要求变高了,许多人对要效忠的最终对象(即皇帝)十分模糊,只有眼前的效忠对象很清晰。若上司刻意拉拢,古人讲究“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国士报之”,上司就是谋逆底下人也会追随。举个例子吧,**和汪精卫两个人,要说真正想“曲线救国”的是汪精卫,对日本人很亲近,**则是自诩受了汪精卫很大的恩惠,所以汪精卫让他干什么他都照办。没错,他对汪精卫尽忠了,但他是卖国贼的事实不容抹杀。

“士族门阀,忠君思想……”林宁默默地想,前方的路漫长而曲折,他只能像屈原先生一样上下而求索。

言归正传,林宁对高顺打心眼里喜爱,据王粲《英雄记》记载:顺为人清白有威严,不饮酒,不受馈遗。所将七百余兵,号为千人,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,每所攻击无不破者,名为陷阵营。顺每谏布,言“凡破家亡国,非无忠臣明智者也,但患不见用耳。将军举动,不肯详思,辄喜言误,误不可数也”。布知其忠,然不能用。布从郝萌反后,更疏顺。以魏续有外内之亲,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。及当攻战,故令顺将续所领兵,顺亦终无恨意。

可见,高顺是三国时代最严格律己的军人。一手练出的陷阵营平时被别人统领,打仗时再交到自己手上,吕布摆明了是不信任高顺,但“亦终无恨意”,这是英雄的短处而不是长处:愚忠。

吕布兵败被擒,于下邳白门楼殒命,高顺和张辽一起被俘虏,后者投降了,高顺一言不发,曹操犹豫着要不要招降,郭嘉在旁边说:“顺,布之大将,军治严谨,胸怀韬略,举一世不可得,非等闲之职可封赐。公收此人,置诸将何地?不若全齐名义。”于是高顺被杀。

这是对高顺的最高评价,郭嘉看人独到,一开始投奔袁绍,见这个四世三公出身的家伙外强中干,二话不说就弃之而去,毫不客气地评价袁绍说:“夫智者审于量主,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。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,定霸王之业,难矣!”

此外,郭嘉还评价过不少人,对刘备的评价和周瑜一样,都认为刘皇叔非池中之物,可以不杀,但得留在身边不放手。所以,郭嘉的眼光林宁信得过,话说回来,郭奉孝现在在哪里?是不是在颍川书院?三国时代人才济济,卧龙凤雏还是小屁孩,郭嘉也没成年,得抽空打听一下,把人才都挖过来,让曹刘孙玩泥巴去。

举一世不可得!

就凭这句评价,林宁也一定要把高顺哄到碗里来,不喝酒不收礼没关系,人都有七情六欲,不信找不到你的死穴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